English

阅读优秀作品 培养人文素质

——本报与宋庆龄基金会召开“精神文化产品与人文素质教育”座谈会发言摘要
2000-05-29 来源:光明日报 俞贵麟 我有话说

编者按5月16日,本报与宋庆龄基金会在京联合召开“精神文化产品与人文素质教育”座谈会,邀请在京的部分作家、专家、学者,就文学、艺术等文化产品对青少年人文素质的影响、当下文化产品中存在的问题、人文素质的养成对青少儿全面素质的提高的重要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讨论。适值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本报今日特编发是次座谈会的发言,以提请老师、家长、相关部门工作者注意人文素质培养对青少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并作为本报奉献给全国少年儿童的一份特别的贺礼!

为了不可等的事业

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 俞贵麟

关于精神文化产品和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今社会上主要话题之一。江泽民总书记不久前对此发表了重要讲话,重申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作为以继承和发扬宋庆龄的未竟事业为己任的宋庆龄基金会,我们始终关注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并力争将这份关注落实在行动中,充分发挥民间社团的作用,积极配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办实事,办好事。

翻开《宋庆龄选集》,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中有大量篇幅是有关少年儿童教育的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孩子的无限深情,寄托着对教育者的殷切希望。为了使孩子成长为栋梁之材,她曾多次呼吁作家、艺术家和一切热心于青少年教育的人们要“源源不断地为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盼望着在儿童读物领域出现创作繁荣、主题广泛、质量不断提高的兴旺发达的景象,以此来教育儿童,影响儿童,使他们从中汲取养分,健康成长。今天,当我们重温她的以儿童为本,以德为先,以爱为主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时,仍深深地感到它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正是基于此,1986年“六一”儿童节前,巴金、冰心等老一辈作家的热心倡导下,宋庆龄基金会与国家有关部委设立了“宋庆龄儿童文学奖”,该奖以鼓励和繁荣儿童文学的创作,促进儿童文学的发展为宗旨。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所评出的作品不但越来越受到儿童文学界的重视,也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值得一提的是,第五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是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加强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进行的,这无疑对儿童文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部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能使小读者学到知识,更能激发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使孩子们从中认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为假、恶、丑,体味人间的真情、亲情和友情。人们常说,书是知识的源泉,我认为,书对人理想、信念和榜样的确定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前一段时期,由于我们忽视了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过分重视孩子智育的培养,而导致了数起所谓“好孩子”犯罪的事件。惨痛的事实,再次告诫人们,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紧迫性、重要性和长期性。而在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中,精神文化产品建设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宋庆龄生前曾说“有些事是可以等待的,但是少年儿童的培养是不可以等待的”,为了这不可等待的事业,让我们携起手来,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精神滋养与人文素质

《人民文学》副总编辑、作家 肖复兴

今天我们的社会之所以特别把青少年的素质问题提出来,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的部份精神文化产品出现了问题。为什么会出现问题,原因在哪里,这是当下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今天的青少年在接受精神文化产品时,起码有四种东西是必须接受的。一是教育领域的产品。许多孩子至今仍是在应试教育、重视灌输的教育精神产品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这种精神的桎梏如果无法摆脱,他们就无法接受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第二种是电视文化。这种大众的波普文化,对孩子们到底起些什么作用,是我们应当考虑的。第三种是媒体文化。今天是媒体的时代,除电视之外,孩子们大量的人文教育和信息,是从铺天盖地的报刊中接受的,这种情况有其正面效果,但其负面效应也值得忧虑。第四种是作品文化。它是产生在农业时代的一种文化,但带有古典的、传统的意义。在前述三种文化的大山压迫之下,如何使我们的青少年从作品文化中接受一种古典的精神,特别是让他们从文学作品中接受精神滋养,懂得爱、懂得珍惜,甚至让一些走上邪途的青少年懂得杀人时手颤抖,这是重要的。

部分家长的短视、近视,是造成今天青少年人文素质不高的重要原因。一些家长未意识到文学、艺术等人文作品对孩子的重要性,不给孩子买,只给他们买教辅读物。一些大人的急功近利、实惠、实用、功利思想,侵蚀着孩子们的心灵。追求生活质量本身是好的,但忽视乃至轻视对孩子心灵、情感的培养,却是不可原谅的。另外,现在有一些出版社、报刊社之所以盯着孩子们,其出发点并不是为了他们的素质,而只是为了卖钱,应试教育养活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产品”制造业,孩子们成为这些单位挣钱的一块土壤。

作为一名作家,我特别要强调文学作品、文学能力对青少年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文学能力也需要培养,而且这种培养从少儿时就要进行。从小不养成阅读文学的基本能力、对文学的基本感受力,最终是无法接受真正好的作品的。如不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基本人文文化素质,致使他们长大后听不懂音乐、看不懂文学作品,只会赚钱,这样的情形是很可怕的。需要注意的是,今天从培养高素质的接班人的角度考虑,无疑要给青少年好的作品,但并非他们需要的就一定是好的作品。西方的一些经验已经告诉我们:要重视文化,但也要看是什么品位的文化,不能把文化绝对化。也不要夸大文学的作用。

读书长精神

北大中文系教授、作家 曹文轩

现代化社会是一个充塞着图画的社会。现在的孩子,与十几年前的孩子相比,他们与图画接触的机会已不知要高出多少倍。电视、电脑的荧屏、大量精美的画册、报纸被图画大面积地占据……所有这一切,都在表明,图画在日甚一日地挤压文字,文字的地位正在受到图画的严重挑战,文字的势力已不可遏制地走向衰败。

对此,很多人感到忧虑,因为一味的图画,将会导致思维的简单化、平面化和浅薄化。长久地满足于图画、单纯地依赖图画来传达信息和表达思想、感情,将会使我们一点点地削平人生的深度。因图画是直接地呈示世界,无须像面对文字时需要通过联想还原为现实,使我们锻炼联想能力的机会大大减少,并培养了我们在接受与表述两方面的惰性。有许多世界和人生里头的奥秘,也是图画所无法表达的,只有通过文字,才能得到很到位的完成——就像有许多奥妙只能通过图画才能得到表达一样。图画的爆炸性涌现,还会使人容易变得浮躁。这个体会是我们这些既有看电视的经验又有看书经验的人,都有的:长时间地面对电视中的图画,会使我们变得烦躁不安,而我们在面对用文字写成的书籍时,我们则会变得沉着、安静。

当下的儿童比起成年人来,浸泡在图画中的时间,可能更长。电视、电脑、游戏机以及那些廉价、简陋的卡通图画书,正在以强劲的势头在占领他们的阅读空间。他们对用文字写成的书籍,其阅读兴趣正在日甚一日地减弱。

我们必须注意到,由于当下儿童与文字的疏离,已经使他们无论在心理还是在性格以及知识的深度等方面都出现了不良迹象。他们通过那些无处不在的图画在表面上似乎比他们的前辈懂得了许多,但我们没有分辨出“信息”与“知识”是两个性质极不相同的概念。信息只是使他们知道了许多(用“懂得”这个词实际上是不合适的)。这些信息,有许多是不参与他们精神世界的建设的。并且还会因为无用信息的大量储存,使他们失去了想象的空间和思维的弹性。他们的前辈们从文字中所领略到奇妙思想、优美的人生境界和文字本身所具有的韵味与美感,他们可能已很难再有深刻的体会了。鉴于如此现实,我们有责任向他们诉说文字世界的种种好处。

我们要用我们全部的经验、全部的智慧和全部的才情写出那些足以吸引他们的书。并通过这些书告诉他们一个这个世界上的最朴素也是最美丽的道理:读书长精神。

不要难为孩子

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编审 郑延慧

精神文化产品和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很值得研究和讨论的题目,我强烈希望:全社会都来关爱孩子,给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安全的环境。因为少年儿童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首先需要爱护和保护,他们不可能随着自己的意愿行事,甚至连自我保护的条件都不具备,仅仅去要求孩子们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虽然都是很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很必要的,但是我认为,首先社会应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安全的大环境。

首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感到不安的是学校中存在的暴力,个别老师对学生的体罚和摧残达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我多么盼望作为我国主管教育的领导部门,能发出正式的文件,要求各个学校都来对学校中存在的体罚和变相体罚,认真进行一次检查,明确指出有摧残孩子行为的,要负刑事责任。

学校的暴力现象,还表现在对学生的以暴力做后盾的敲诈勒索行为,学校是孩子们主要的生活环境,如果不能做到给他们提供一个起码的安全的,平和的氛围,只是要求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或文化素质,不是太难为这些孩子们了吗?!

再有一个令人不安的现象,是家庭暴力对孩子们心理产生的巨大压力。有的父母对儿女的看管,监视,打骂,早已把孩子们的尊严削磨得荡然无存,使得他们“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么许多严峻的事例,难道不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把提高做父母的素质放在首位?!否则,人们将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才能使生活在这样压力下的孩子的文化素质得以提高呢?

还要想到,目前我们的社会环境对孩子们的素质起着什么样的诱导作用,游戏机娱乐场所使得孩子们耽误了学习,甚至出现偷钱,出走等情况,有些电视,光盘的内容和情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也缺乏有效的管理。

当然,以上列举的一些负面现象,并不是我们社会的主流,但是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提高少年儿童一代的科学文化素质就提不上议事日程。

警惕“情感荒漠化”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编审 孙云晓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人表示不清楚什么是素质,似乎永远也说不清。其实,素质并不那么难以理解。教育界认为人的素质包括身体心理、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艺术审美等五个方面的综合素质。一位伟人说得更为简洁:当你把学过的东西忘掉了,剩下的就是素质。也就是说,忘不掉的才是素质。

那么,什么是忘不掉的呢?根据人们的深切体验可以说,兴趣、习惯、思维方式是忘不掉,而更忘不掉的是爱是情感是对美的追求。显然,这些忘不掉的素质与文学艺术与丰富的生活体验密切相关。

然而,现实是值得忧虑的。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强化,青少年被迫疏远文学艺术和丰富的生活,已经出现了某些“情感荒漠化”的倾向。据我们做的全国性调查发现,小学生最不喜欢的课居然是音乐、美术和劳动,初中生最不喜欢的课居然包括音乐和语文。半数以上中小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在沉重的压力之下,他们接触课外书大为减少。在课外休息时间,父母们最希望孩子读的书依旧是教学参考书。可怜的父母们不约而同念起一句口头禅:“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要管!”

于是,17岁高二学生徐力杀母案发生了。有些人士对此不以为然,理由是青少年犯罪各国都有,何必大惊小怪?我觉得问题没那么简单,不应轻易放过这“冰山一角”。外国青少年杀人案原因多种多样,而中国学生多起杀死父母案的原因几乎只有一个,即超高的升学期望与压力。这种差异性不值得三思吗?请不要忘记,92%的父母希望孩子读大学,而44.5%的城市父母希望孩子读博士。可是,到2010年,中国政府确定的大学入学率仅为15%左右。

徐力杀母案是“情感荒漠化”的典型案件。在徐力杀死母亲之前,他早已在精神上被母亲杀死。母亲念念不忘的是让孩子考前10名,并排斥一切与学习无直接关系的活动,因而逼使孩子精神崩溃做出惨无人道的疯狂行为。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创新甚至被认为是民族之魂。专家指出,创新的基础是审美。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一个规律;对少年儿童帮助最大的媒介内容是儿童文学,其次是知识类读物;凡是爱读儿童文学的学生,道德状况得分较高,而道德状况得分较高的学生,往往爱读儿童文学,反之亦然。这个发现或许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审美对人发展的重大意义。

我常常想,究竟什么是教育?结论是教育是人的解放而首先是心灵的解放,决不应当成为枷锁。任何一个家庭,任何一所学校,都不是职业或技能培训中心,而第一位的任务是人格教育。真正的教育永远是与人的灵魂有关的事业,真正的教师首先是人格之师其后才是知识之师。那么,审美便是教育的第一块基石。

1994年秋天,我路过南京的时候,专程拜访了著名小学教育家斯霞。84岁的斯霞告诉我“三品”之说,即“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当时,美育的概念尚未独立,常常与德育合并在一起。我建议广大青少年朋友及其父母和教师三思“三品”之说。

读书与青少年的成长

北师大中文系教授、评论家 浦漫汀

古今中外,供青少年阅读和必读的书实在极多,如政治思想、历史地理、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书籍,等等,都是十分重要的。但也不能忽视文艺作品的重要意义。“缺乏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是很有道理的。在文艺作品中更宜强调儿童文学和青年文学对提高青少年素质的价值与功能。

儿童文学、青年文学作为文学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它们既有文学的共性,又具备各自的特殊性。以广义的儿童文学而论,其特殊性乃因自觉地照顾时代、社会对孩子的要求和孩子本身的心理年龄特征(主要的是照顾他们在生理、心理和文化上对文学的接受能力)而形成的。因而,专门为孩子创作、编写的作品,就是为他们服务、有助于他们成长的作品。其精作佳篇所体现的突出价值与功能主要在于培养孩子的美感,审美能力和高尚情操与品格。从根本意义上说,儿童文学就是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审美需要而存在的。作品的一切社会功用都只能通过艺术美来完成。通常所说的以培养孩子的优秀思想品德,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基础为标志的教育作用,以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发展孩子们智力为标志的认识作用以及以愉悦精神,推进孩子们身心正常发展为标志的愉乐作用等等都是在审美中细雨润物般地付诸实现的。所以,最易于为孩子们所接受。

儿童文学离孩子最近,当为他们阅读中所首选。但随着接受能力的增长和学习需要的加大,则宜逐步扩展阅读范围,向既“精”又“博”的方向发展。在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今天,各行各业的工作都要求高素质人才,不多读好书者,即使有了中学、大学毕业文凭,也难以胜任。何况现在高考对考生的要求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在试题中时文与知识含量都占了相当比例,孤陋寡闻者很难闯过高考关。故而,有远大理想的青少年都应该切记:力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真正做到思想敏锐,知识渊博、见解精深而广泛,这样才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发挥儿童文学的人文化育作用

北师大中文系教授、评论家 王泉根

从接受美学看,儿童文学是人生最早接受的精神产品,人生第一次留下的印象总是最深刻最难忘的。从母亲抚儿的摇篮曲、外婆在月光下讲述的故事、幼儿园老师领诵的儿歌童谣,到五颜六色的读本传达的童话、神话,以及少儿小说、散文、诗歌、科学文艺等所描述的关于成长、关于社会、关于大千世界一切种种丰富多彩的人和事……这是文学女神在未经开发的幼者心田播撒的第一片人文种子,为孩子们抒写着带着露珠的生活图画,让年幼的生命在文学世界中倾听身体拔节上蹿的声响,感受成长的憧憬、喜悦与感动。鲁迅说得很明白:“童年的情况,便是将来的命运。”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对人生的熏陶与影响将是受惠终生的。

从事教育的人都熟知这样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有兴趣,有要求,教育就有了成功的基本保障。真正的儿童文学,是最最符合儿童审美心理,最最适合儿童阅读兴趣的作品,是以儿童为本位、为儿童服务的文学。因而儿童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人类文化精神与审美理想,也最能自然而然地融入小读者的心田,滋物无声,潜移默化,导引他们向上。新时期以来涌现的一大批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之所以能赢得广大小读者的欢迎,根本原因正在于这些作品十分契合少年儿童的审美心理与阅读兴趣,契合他们在对文学作品的敏感性和领悟力方面所具备的潜在素质,如想象力、创造性、好奇心、求知欲、幽默感、渴望成长、追求美好等。文学接受的事实一再证明:儿童文学是少儿精神生命成长中须臾不可或缺的食粮。阅读作品,展开创造,这是人类的一种需要,一种生存的形式,无论成人与儿童都是如此。因而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有理由大声呼吁:让儿童亲近文学,让文学走进儿童,让我们充分发挥儿童文学对未来一代的人文化育作用。

文学艺术与素质教育

文化部社图司副司级巡视员、作家 宗介华

没有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就谈不上艺术修养与美感,自然,也就谈不上一个人的素质培养。没有文学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目前,文学艺术已成为青少年的“追踪热点”,社会上流行的顺口溜更把这种“热点”做了高度概括:

一歌(星)二画(家)三书法;四舞(星)五摄(影)六作家;七剧(星)八影(星)九模特;节目主持人人夸。这是当前我国家庭投资的主要目标。但是,单纯的背诗弹琴并不等于艺术素质。呀呀学语的孩子能够背诵几首唐诗,能够弹奏几首曲子自是好事。这是一种技巧。但一般的技巧并不等于这个孩子的基本素质已达到多么高。

基本素质的培养应该是多方位、多角度的综合工程,要花很大力气才能实现。有人把一个人基本素质的培养目标归纳为6种能力:即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

但是,文学艺术凭其自身的特点,以浓厚的兴趣诱导青少年在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发挥着独到的作用。

马克思说过:“家庭的行业是教育子女”。而社会却广泛呼唤“让妈妈成为母育家”。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请社会、学校与家庭都该重视文学艺术这一点,特别是母亲。

还是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爱好是文明的老师”。

最近从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报道:某小学从一至六年级在语文课上普遍推行课本剧改革——老师把语文编成一个个有趣的小话剧,让学生扮成不同的角色。通过排练与演出,同学们不仅学到课文中的内容,理解了语文的含意。还在语言表达、复述、表演等多方面受到了锻炼。

在这里,艺术之花已深深地绽开在孩子们的心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